5月14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国家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献珑教授应邀莅临我校,以“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创新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为题开展学术讲座。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讲座。讲座由学院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副院长于增辉主持。
朱献珑从区域国别学的发展、研究路径和方法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三个层面阐述了外语教师从事区域国别学研究的职业发展路径。他首先追溯了区域国别学的历史渊源,并概述了该学科的发展历程。然后,基于外语学科的跨学科特性,从语言学、翻译学、文学、传播学及叙事学等多维视角,系统阐述了外语专业教师的创新发展路径与方法。朱教授强调,外语专业教师应突破单一的语言技能培养模式,实现从“外语通”到“外国通”的转型,并通过强化问题意识,以问题驱动研究,推动学术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最后,朱教授分享了华南理工大学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在区域国别学领域的实践经验。他指出,肇庆学院应充分发挥其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比较优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于增辉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讲座通过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系统阐释了外语教师开展区域国别研究的创新路径,为突破传统外语研究范式、提升跨学科研究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作者:肖涵、蔡子慧,初审:余育文,复审:李春明,终审:于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