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肇庆学院与中山市委外办区域国别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及授牌仪式在肇庆学院临峰厅隆重举行。出席签约仪式的领导有:中山市委外办副主任郭岱云、综合科科长廖志强、协调部科长彭志尚、国际交流部祝娟;肇庆学院副校长胡文涛、研究生院院长唐雪莹、对外交流与合作部部长李赛男、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区域国别学硕士生导师以及全体区域国别学硕士研究生。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副院长于增辉主持仪式。
在仪式致辞中,胡文涛回顾了学校五十余年的办学历程,并系统介绍了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他指出,2022年12月,肇庆学院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正式成立;2023年5月,该中心获批成为广东省社科联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同年9月,又获批广东省教育厅特色新型智库。2025年5月,中心在省社科联研究基地年度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9月,成功入选AMI智库入库单位,标志着其实现了从省级优秀平台到国家权威智库名录的重要跨越。胡文涛特别提到,2024年9月,肇庆学院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这也是广东省首个该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2025年9月,首批区域国别学硕士研究生已正式入学。他强调,与中山市委外办共建区域国别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是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术研究与外事实践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展望未来,胡文涛提出双方应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积极承接中山市委外办的外事翻译、涉外宣传等实务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郭岱云从地方外事工作实践的角度,阐述了校地合作的重要意义。她指出,当前地方外事部门的职能已从传统的事务性接待与手续办理,逐步转向统筹全市对外交往,亟须加强对国别区域的深度研究与战略研判。随着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加快“出海”步伐,对对象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系统知识的需求日益迫切。郭岱云高度评价肇庆学院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中展现的前瞻性与创新精神,并寄语研究生同学要夯实外语基础,拓展跨领域知识结构,努力成长为兼具专业深度与统筹管理能力的“T字形”复合型人才,积极投身实践锻炼。
仪式最后,胡文涛副校长与郭岱云副主任代表双方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胡文涛并向郭岱云授予合作基地牌匾。此举标志着校地合作正式启动,开启了协同育人、共促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