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第七届年会在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隆重举行。大会以“实用、实践、实证的区域国别学”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的7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肇庆学院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作为协办单位之一,由副校长胡文涛、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主持行政全面工作的副院长于增辉、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教师普鹏飞等组成代表团出席会议,集中展示了我校在区域国别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学术风采。

我校师生代表出席高盟第七届年会
在“圆桌论坛二:区域国别学赋能国际传播——中国故事的区域化表达与分众化表达”环节,副校长胡文涛发表了重要演讲。他从中央“十五五”规划文件精神出发,指出区域国别学迎来新的使命,应在国际传播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他提出三点认识:一是区域国别学要承担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新使命;二是有必要增设“区域与国别传播”二级学科方向;三是要重构国际传播学与区域国别学的互动关系。在实现区域化、大众化、全球化表达方面,胡文涛强调应突破“共情到共鸣、认识到认同、观感到观念”三大难点。他还提出三项人才培养建议:建立“小语种+国际传播”专业方向、完善区域国别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国际合作平台,培育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人才。胡文涛副校长的发言立意深远、视野宏阔,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胡文涛副校长在圆桌论坛环节发表演讲
在平行分论坛环节,肇庆学院三位代表分别作了专题发言。胡文涛副校长在“区域国别学视阈下的国别认知与国际传播研究”分论坛上作了题为《特朗普2.0时代“叙事武器化”的表现、动因及影响》的学术报告,从政治传播视角分析了当代美国外交话语的叙事策略与影响力逻辑。于增辉副院长在“世界各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分论坛上作了题为《日本区域国别学的理论谱系:脉络、流变与核心争鸣》的发言,系统梳理了日本区域国别学的学术发展脉络与理论特色。普鹏飞老师则在“区域国别综合研究、专题研究与治理研究(之三)”分论坛上作了题为《大国竞争与东盟规范辅助的有效性——以南海问题为例》的发言,从区域治理与国际关系角度探讨了东盟机制在大国竞争背景下的协调功能。三位学者的发言充分展示了肇庆学院在区域国别学研究与国际传播领域的学术积淀与研究实力。

胡文涛副校长在分论坛发表演讲

于增辉副院长在分论坛发表演讲

普鹏飞老师在分论坛发表演讲
据悉,本次年会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浙江工业大学主办,是国内区域国别学界的年度盛会。大会共设置特邀报告、大会主旨发言、大会引领性发言、五场圆桌论坛及十六个平行分论坛,主题涵盖“区域国别学赋能推动‘四大全球倡议’落地”、“区域国别学赋能企业出海”、“区域国别学如何开展田野调查”、“作为本科专业的区域国别学——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等多个方面。与会代表围绕区域国别学的建设路径、人才培养、田野研究与国际传播等展开深入探讨,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此外,会议同期还举办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区域国别演讲大赛复赛和决赛,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展示跨文化沟通与区域研究素养的重要平台。
作为协办单位,肇庆学院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积极支持年会的组织工作,并与兄弟院校进行了深入交流。以此次年会为契机,肇庆学院也将继续深化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不断提升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
